24小时热线电话:010-82728199
联系我们
北京中科星汇信息技术研究院
电话:010-82728199
邮箱:zkxh2018@126.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金领时代大厦
位梦华科普工作室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位梦华科普工作室
位梦华科普工作室

 

【位梦华简介】

 

      位梦华,原名位孟华,1940年10月25日生于山东平度。1962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攻读地球地理勘探专业。1967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地震成因及地震预报的探索与研究。1978年归入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1981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进修,并于1982年10月去南极,从此与两极结下不解之缘。1983年回国后,利用业余时间,埋头于南极的综合研究。由中国科学协会主持,中国科学院组织,组成了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位梦华任总领队,率领25人的队伍,于1995年5月6日胜利到达北极点。


他,是首先登上南极大陆的少数几个中国人之一,是第一个进入南极中心地区(南纬80度以南)的中国人。
他,也是第一个进入阿拉斯加北极地区的中国人,第一个与爱斯基摩人广交朋友的中国人;是第一个携夫人两次在北极越冬的中国科学家;是第一个对爱斯基摩人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的中国人;第一个作为总领队,组织率领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胜利到达北极点的中国人。
到目前为止,他是对北极考察次数最多(九次),在北极居住时间最长(总共三年多)的人。是发表和出版有关南极、北极的科普文章(数百篇)和科学专著(50余部)最多的中国科学家;也是第一个两度与浙江电视台合作,分别拍摄南极、北极纪录片的人。
除此之外,他还在国内和美国以南级、北极为题材,对学生和普通民众演说数百场,是发表此类演讲最多的中国人。
1991年6月,位梦华独闯北极,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极爱斯基摩人聚居区进行了一个半月的综合性科学考察,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1992年回国以后,在对北极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开始为中国的北极考察事业奔走呼吁。 [2] 
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由中国科协主持,中国科学院组织,组成了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位梦华任总领队,率领25人的队伍,冒着生命危险,克服了重重困难,于1995年5月6日胜利到达北极点。
 

【位梦华:从南极到北极的科学家】

 


“星星密密麻麻,飘渺闪烁,点缀在深邃的夜幕上,天旋地转,往来如梭。冰雪苍苍茫茫,大地如同洁白的晶体。只有月亮如故,沿着自己特定的轨迹,时有时无,有圆有缺。满月如同闪亮的镜子,在星际间旋转,将太阳的光芒穿过极夜的黑幕,反射到冰原上,清澈如水,照亮了万物……”

2002年,极地科考专家位梦华第八次远赴北极,在一间17平米的小木屋里写下这样的文字,彼时他62岁,与妻子在离家数千公里的茫茫冰原上一起度过了13个月零1个礼拜。多少次月亮升起的时候,浮现在位梦华脑海中的却常常是儿时在农村赶牛耕地的场景,一不小心耕牛的铁掌踏破他的小脚丫,更多的时候他会想起带他长大的奶奶。北极清冷的月光下,是寒冷与温暖交织的记忆,狭小的木屋里,藏着的是对祖国和家的思念。

位梦华出生在山东青岛平度一个小村庄,30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成为最早踏入南极圈的中国人之一,1995年率队首次远征北极点,先后十次前往极地考察,成为中国极地科考当之无愧的先驱。走过大半生,位老总结他的人生——阴差阳错,机缘巧合。

历史翻回到1983年,因未在南极建立考察站,中国代表在堪培拉南极第十二次协商国会议表决时,被请出了会场。极地科考的缺席使得中国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唯一没有表决权的国家。

今天,改革开放走过四十年,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到达了世界每一个角落,从被驱赶到以东道主身份召开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再到发表《中国的南极事业》和《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当“雪龙号”科考船一次次劈开北极厚厚的冰层,中国人已经开始在南极建设中国第五个极地科考站,中国的南北极科考取得了足以令国人骄傲的伟大成就。

时间回到1995年5月6日,那是位梦华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时刻。“我们就欢呼,我们就流泪,觉得终于我们到达了北极点!”

1995年,时年55岁的位梦华以总领队的身份带领中国科考队首次远征北极点。7个人,20条狗,经历13个生死考验的日日夜夜,跨越数百公里的冰原,闯过险些丧命的剪切带,几度完全失去联系,位梦华和队友们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抵达北极点。

手中飘扬的五星红旗告诉位梦华,他们走出的这一步,也是中华民族走出的关键一步。世界最北的尽头,第一次,有了一群中国人的身影。

极地考察,中国是后来者,但绝不是落后者。如今的中国在极地国际事务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为极地全球治理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采访时,我们恰好赶上中科院科普演讲团的年终聚会,这个成立于1997年的科普演讲团汇聚了中国顶级的科学家,团员平均年龄68岁,最大年龄92岁。前半生为国家搞科研奉献青春,后半生为国民做科普,传递科学精神。

他们的想法单纯而了不起——哪一天,我们的科学技术走到了世界最前列,我们就实现了中国梦,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实现了!

 

 

 

位梦华讲座

 
孩子,爷爷带你“去”极地——走进科学家位梦华的科普人生

 

位梦华是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研究员,现在是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一员。前半生,搞科研奉献青春;后半生,做科普,传递科学精神。

 

位梦华说,拉近孩子们跟科学的距离,不是说希望每个孩子都成为科学家,而是希望孩子们关注科学,对科学感兴趣,树立科学的理念,这对我们的国家,对我们民族的未来,非常重要!“中国科学院科普演讲团,我们都是些老家伙,我们做了一辈子科学研究,我们退休了,我们想把我们的经历,我们的想法告诉年轻人”。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平均年龄68岁,足迹遍布全国33个省、1600多个市县,举办23000多场演讲,听众800多万人次……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首页 |机构设置 |专家智库 |科学传播 |科研成果 |信息公开
版权所有 - 北京中科星汇信息技术研究院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